温特莱太湖酒店

在无锡马山山腰上有一个酒店建筑群,建设于上个世界80年代。历经40年的经营已显得有些陈旧。其中一座是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执笔设计,今天看来仍是惊叹于这座建筑所拥有的逻辑美感。建筑的中央是一个折返楼梯的交通空间,每一个折返楼梯的坡段都会伸展出一个层级的客房空间,虽是两层的建筑却占有了四个不同的层高。这样的设计使得建筑更有效的和山体结合。
建筑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站在立面延伸出外部连廊,可以让太湖美景一览无余。酒店是标准的传统客房布局,贯穿每一间客房的外部连廊的确是方便了观景,但是连廊之间没有任何阻隔,可以任由人们在此走动,某种程度上是对每个房间私密性与安全性的破坏。我们习惯于通过一个动作来激活整个方案,百战百胜是将能,毙其功于一役是帅能。观湖是这个建筑最需要被放大的特点,而目前通长的外廊又表现出观景和私密之间巨大的矛盾。这里的处理决定着设计的成败。我们用每个客房1/2的面宽来延伸一个box的内部空间。一个落地的玻璃窗盒子能使太湖和室内产生最佳的联系。其次,由于盒子的插入阻断了原有外部廊道的连续性,每一个被断开的外廊都成为各个客房的专属露台,一举两得。一个退台似的空间组合是原设计的一个精彩之处,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原有的外廊不至于被上一层的顶板所压抑,拥有更好的拥抱天空和风景的体验,同时在北侧依赖于山体的立面产生一个有后退有遮蔽的活动空间。时隔40年,当时设计的巧思居然被另一位设计者清晰的辨认与赞叹是一种幸福。这个退台被包裹了一层倾斜的金属网表皮,玻璃窗盒子冲破了这层表皮被清晰的衬托和裸露。产生了虚与实,透明与模糊丰富的层次关系。
在树林中建一个泳池。泳池的选址是在一片树林中,高大的树木屏蔽了周边杂乱的建筑,即使是泳池本身也被倒影的树木和天空消隐了起来。泳池是一个三角形,并被引导向太湖的方向。三角形的特点是能够加强“近大远小”的透视,也是因为透视的加强,泳池看上去比实际要长出许多,远远的消失在太湖水面。
在竹林间窜梭着两个廊道,其中之一是酒店大厅延申出的廊道,徘徊着几棵杨梅树,并连接着一个帮助人上山的升降梯。另一个是跨越了山体的复杂地形,将周边的建筑通过廊道与泳池连接起来。 廊道的坡度因为延长了路径的长度已使得坡度变缓。原本艰难的爬坡变得平易近人。廊道途径一片竹林,有时在竹林的底部看得见竹笋破土,有时候在竹林的腰部,穿梭在粗壮的竹干之间,有时候悬挂在竹子的树梢,要剥开茂盛的叶子才能前行。廊道的结构是弹弓形的单柱结构,顶部分叉支撑桥体。最大程度的去模仿树木的姿态,目的是让这个人造物不被关注,溶解在自然环境中。

时间:2020
地点:江苏.无锡
面积:3000 sqm
类型:建筑
内容:酒店,泳池,廊道
状态:已建成